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备考 > 笔记串讲 >

《教育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04)【考前枕边书】

时间:2020-07-13 16:33    广东自考网 - 广东自学考试网    点击:  次

 

121.教育群体合作:是指在教育群体中,为了共同的目标而由群体成员团结协作,共同妄称某项任务的心理活动,它是群体成员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协调作用水平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

122.所谓群体竞争:是指群体成员或群体之间为了己方利益,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一种活动。

123.教育群体的竞争:是指在教育组织内的竞争活动。

124.李雷的人际行为模式:由于人际关系受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所以单纯的人际关系行为模式很少发生,它总是渗透了许多其它因素。从研究中发现,人际关系的各种行为也有共同性。社会心理学家李雷从几千件人际关系的研究报告中,将人际关系划分为八种模式:1由管理指挥指导教育等行为,导致尊敬和服从等反应2由帮助支持同情等行为,导致信任和接受的反应3由同意合作友好等行为,导致协助和温和的反应4由尊敬信任赞扬求助等行为,劝导和帮助的反应5由羞怯礼貌敏感服从等行为,导致骄傲控制等反应6由反抗疲倦怀疑异样等行为,导致惩罚或拒绝的反应7由攻击刑罚不友好等行为,导致敌对和反抗等反应8又激烈拒绝夸大炫耀等行为,导致不信任或自卑等反应。

125.口头交往:指借助语言实现的面对面的直接交往。

126.书面交往:指借助文字符号实现的间接性交往。

127.活动交往:指在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外显行为而实现的交往。

128.人际反应:所谓人际反应是指人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反应。

129.工具性沟通:是交往双方彼此交换知识意见看法,从理性上调节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为改变彼此的认识意见看法信息等。

130.情感沟通:是彼此进行的情感交换和情感交流,为唤起对方的喜爱好感同情共鸣等,从非理性上调节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彼此产生情爱依恋和心理相容,从而满足彼此的情感需要。

131.建设性冲突:凡利于达成组织目标的冲突是建设性冲突。

破坏性冲突:那些对达成组织目标起阻碍作用的冲突是破坏性冲突。

132.冲突:就是矛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需要、动机或目标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就是冲突。

133.教育群体冲突:就是在教育组织中,个人、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目标或利益上的矛盾而产生的对立过程。

134.领导:就是引导或影响个人、群体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共同目标的行为过程。(它是处理人和人、人和工作以及人和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过程,亦称领导行为。

135. 决策:就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既定目标,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将要从事的工作,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技术,在同时存在的几种准备行动的方案中,选择出优化行动方案的过程。

136.教育决策:是教育为实现教育目标,在运用科学方法的基础上,从若干备选方案中选择优化(满意)方案的过程。

137.教育领导的组织功能:1根据教育组织内外部条件,根据需要与可能,来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决策。2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决策,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3建立并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138.影响力:就是指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于行为的能力。

139.教育领导影响力:是指教育有效的影响和改变被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140.特性理论:是集中研究的个人特性,以期预测什么样的人当领导合适。

141.作风理论:是集中研究的工作作风类型以及不同领导作风对职工的影响,以期寻求的领导作风。

142.行为理论:是集中研究采取的领导行为以及不同领导行为对职工的影响,以期寻求的领导行为。

143.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是集中研究特定情境种有效的领导作风和领导行为。

144.符号力:是指学校对标志学校符号所象征的意义又深刻的认识和提升能力。

145.文化力:是指学校能阐明学校成员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念、信念及办学宗旨,激励部属共同维护和创造校园文化的能力。

146.技术力:是指一般组织管理能力,包括计划指挥协调和掌握情况的能力。

147人群力:是指人际关系能力,强调应与部属保持良好的关系,有调节矛盾解决冲突的能力。

148.教育力:是指具备教育专业工作能力。

149.教育领导决策心理:是指教育在教育决策中的心理现象。

150. 群体决策(教育群体决策):是指教育组织面临复杂的问题,不是由个人凭直觉或经验独断,而是召集群体有关成员,通过共同讨论研究而制定的决策。

151.教育领导决策的果断型:果断是在意志活动中的一种良好的意志品质。果断型是领导决策者面临错综复杂的情况,能从大局出发,抓住瞬息即逝的时机,敢作敢为,果断和迅速地作出决断。

152.教育领导决策的顽强型:顽强型是领导决策的主要特征。即有韧性,在决策过程中自始至终始终保持坚持性。

153.教育领导决策的稳健型:稳健型一般具有深思熟虑的特征和稳健的风格,在决策过程中,力求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习惯于三思而后行,他们思考周密,慎重地权衡各种决策方案及其实施后果的利弊得失,因此他们较少失误。

154.权威主宰效应:权威主要指的是、上下级或专家,由于他们所处的地位和所拥有的威望与权利,是他们的意见比一般成员的意见影响力要大,即领导的话往往起着主宰的引导作用。

155.系列位置效应:原指学习材料种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一篇文章种,开头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比中间部分要好。在决策中的系列位置效应是指发言的先后不同,所造成的印象与效果不同。先发言者由于先声夺人,先入为主,而比后发言者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也有人称此种现象为铁路效应。

156.极化现象:又称为极端性转移。原指群体决策中比个

人决策时更容易出现的冒险倾向。后来有一些研究表明,当群体多数成员比较保守时,群体决策也将趋向保守这一极端。因此,极化现象更为确切的含义应为决策向冒险或保守中任何一个极端的转移。

157.德尔菲法:是美国咨询机构兰德公司研究员赫尔默和达尔奇于20世纪40年代设计的一种专家集体判断预测法,不过它不是将专家们召集在一起面对面的讨论,而是背对背地书面征求专家们的意见。这种方法于50年代开始推行,现已广泛用于决策过程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是一种行为方法。它要求专家对某项政策的涵义或效果,即通常所谓的情境作出预测。

158.名义群体法:又名虚设群体法。这也是群体决策的一种新形式。它与德尔菲法不同,它让参加咨询的人员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彼此进行交谈。但名义群体的成员进行交往与作用是受一定的程序控制的。

159.脑力激荡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奥斯邦为克服群体压制不同见解而设计的,是一种激发群体成员创造性思维和活动的方法,旨在营造一种鼓励大家畅所欲言的气氛。

160.决策树法: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用于管理的一种定量决策方法,它多用于风险性决策。这种方法是由其形态得名的。它把决策的不同方案和可能产生的情况画成树形的分枝,形成侧卧的树状结构,再逐枝计算求出各方案的损益值,通过比较选出方案。